龙腾虎跃听音湖,百舸争流赛龙舟。12月2日,“南海龙堂”城市公共文化ip发布仪式暨2023年南海超级龙舟联赛总决赛,在西樵听音湖畔开桨。八条龙舟集结成“南海龙堂”,拉开一场赓续千年文脉的龙舟“重头戏”。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海是传统文化的沃土,龙舟赛历经千年而不衰,今年更是从端午火到年末。将全域龙舟文化与南海城市精神融会贯通,南海首创提出“南海龙堂”城市公共文化ip,同时统筹整合全区龙舟赛事打造成超级联赛。

  “南海龙堂”作为南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新探索,何以“撩动”人心?又是如何让南海龙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答案呼之欲出。

  (一)

  无龙舟,不南海。

  南海,江河纵横,龙舟竞渡早已融入南海人的血液中。从传统竞渡到全民狂欢,一叶龙舟已划过两千年。从年头飚到年尾,从乡村的河涌划向城区的湖泊,又从南海划向了世界。在南海,龙舟这项源于端午民俗的运动,正在慢慢淡化端午标签,已发展为南海全民运动的潮流新风尚,成为传统岭南文化“两创”成果融入日常、融入生活的生动写照。

  让传统文化“活”出新姿态,唤起传统文化生长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对文化本源的追溯,更是以文化之精髓引领时代发展、解决现实新问题的创意。

  这些年来,南海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在改革中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让传统岭南文化始终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与时代共进,与南海同行。

  2022年11月,南海区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大会,提出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计划。此后,南海发挥“水”润万物的作用,扬起跨界融合“双创”之风,城市公共文化ip“爆款”频现,武术、龙舟、醒狮等“文化名片”焕发新姿。

  2022年12月,南海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深入实施龙舟、醒狮文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南海龙舟、醒狮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建成,龙舟、醒狮民俗和赛事活动实现全面普及、全民参与,龙舟、醒狮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创造性转化,让龙舟文化“活”在当下。今年端午期间,南海区将全域龙舟文化与在地城市精神融会贯通,首创提出“南海龙堂”城市公共文化ip,并对南海龙舟的文化内涵、发展特点等进行了新一轮梳理。其八大“焕新原则”(公共性、全域性、在地性、青春性、国际性、创新性、艺术性、持续性),正充分体现了南海焕新传统文化的决心。

  创新性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润泽一座城。南海创新举办区镇村社四级联动的龙舟超级联赛,并立足全域旅游发展,提出在每年3月-12月常态化举办龙舟月赛、季度赛、年终总决赛。譬如,桂城叠滘“龙船漂移”扣人心弦、丹灶“五人龙”燃爆全场、里水锦龙盛会彩龙巡游精彩纷呈、西樵“半山扒龙舟”劈波斩浪……

  一幕幕奋楫争先激发共鸣,焕发时代光彩的龙舟文化ip,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岭南文化大观园里,愈显熠熠生辉,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二)

  赓续文脉, 文化“两创”要“创”出成效,需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南海龙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呼之欲出。

  千年古郡,南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养育出历史悠久“狮舞岭南”文化的同时,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龙腾南海”龙舟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南海人的龙舟情结。

  几乎每个村居都有龙舟,每年端午时节都会呈现“千帆竞渡、万人空巷”的壮阔场面。铿锵有力的鼓点,整齐的划桨动作,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现场极其热烈火爆。今年端午期间,南海龙舟火爆出圈,相关宣传内容全网关注量超183亿次,南海龙舟实现了各圈层、各年龄段的火爆出圈,成为佛山非遗、南海传统的新潮ip。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端午,南海龙舟可谓是全国关注度最高的广东文化现象之一。

  作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南海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南海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积极响应,重磅发布全新城市公共文化ip——“南海龙堂”。从南海1048条龙舟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让“半山龙、漂移龙、出海龙、状元龙、银河龙、桃源龙、乘风龙、盐步老龙”八龙“组合出道”集结成“堂”,进一步传播南海文化品牌形象和城市精神内涵。

  “南海龙堂”何以“撩动”人心?这离不开“八龙”集结成“堂”的创新内涵。

  其一,从时间和历史的维度看,龙舟文化作为积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的代表之一,寄托百姓的美好祈愿,诠释了家国的情怀。至今已591岁,盐步老龙是南海区现存年龄最老、辈分最高的龙舟,蕴含着“老当益壮,福寿康宁”的美好祈愿;出海龙代表南海出海口百舸争流的“龙舟马拉松”,在西江口的“五月龙舟出海仪式”场景甚为壮观,这条龙舟象征的是南海人向海而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内核;尤其是提到清代武状元姚大宁的故乡,勉励后人苦练成才的状元龙,这一精神符号传承至今, 激励着一代代后辈青年接续奋斗。

  其二,龙舟精神也是集体主义象征,团结奋进、敢为人先、接福纳祥、生生不息等龙舟文化内核,是南海文化品牌形象和城市精神内涵的重要元素。半山龙代表南海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精气神,1980年,南海在西樵山天湖复办“半山扒龙船”,吸引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建设祖国,拉开了南海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体现了南海顺应民意、爱国爱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桃源龙代表大学城中青春活力的大学生龙舟队,汇聚了华师、东软、佛大等高校。在大学生中创立龙舟队,用龙舟文化教育青年,强健青年,引领青年,正是南海守正创新,以文塑人的时代担当。

  其三,从地域和连接的视角看,“南海龙堂”是将全域龙舟文化与在地城市精神融会贯通。漂移龙拥有龙舟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开挂技能龙船漂移,在狭窄的l型c型甚至s型水道中以“漂移”的方式穿梭竞速,刺激又壮观,它象征的是南海人信任无间,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银河龙代表桑园围水脉银河上运粮、运银两的富裕之舟,展现了南海人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勤劳智慧、走向富裕的生动实践;乘风龙代表超越自我砥砺奋进的女子龙舟队,她们斩获多个世界级冠军,驰名九州,是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半边天。

  “机遇让人走进城市,文化让人留在城市。”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南海要通过以文润城、以文兴城,聚焦文化品牌塑造,做强醒狮、龙舟等超级ip,不断提升“最岭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看龙舟,来南海。“南海龙堂”这个新ip,我们相信更多根植于历史长河的传统民俗,能像龙舟竞渡那样,“划”向我们,“划”向未来。

  (三)

  “南海龙堂“探索实践,不仅逐渐立起文化“两创”新标杆,也“剧透”着文化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精彩未来。

  当前,南海区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而在南海的工作路径中,有一个独具特色的亮点,就是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人,如果文化“两创”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带来发展,那么就是空中楼阁。南海一直深谙这个道路,“南海龙堂”是南海转化文化“两创”的具体范例。

  在南海,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表达。龙舟运动早已升腾为团结奋进的城市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礼仪和习俗,深受群众喜爱。作为全新城市公共文化ip,“南海龙堂”不仅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更是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的精神支撑。

  跨界联动,让“南海龙堂”更加可触可感。今年,区、镇、村、社四级“南海龙舟超级联赛”全年举办,与南海大地艺术节、啤酒节、美食节、音乐节、露营节等联动,常态化开展夜光龙舟展演,打造消费新场景、体验新空间,点亮夜间经济。从今年1月到10月,在各类龙舟赛事的带动下,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943.87万人次,过夜游人数728.39万人,同比增长31.37%。旅游收入达122.38亿元,同比增长16.8%。

  深耕创意,让“南海龙堂”始终保持年轻态。几乎在每一场龙舟赛事中,通过政府搭台,不少本土企业在现场展示品牌和产品,将龙舟赛的价值最大化。南海还推出了龙舟文创等产品,助推龙舟文化生活化。叠滘龙船漂移文创雪糕、龙船纪念奖牌、联名咖啡套装、t恤等文创产品投入市场后备受青睐,在1个月内销售额超100万元。

  保持活力,让“南海龙堂”既要人气又有“烟火气”。在2.9亿元的投资支持下,盐步老龙发祥地被打造成为“盐步老龙1432”“潮玩”街区。叠滘圩也迎来改造活化,融合时尚潮玩的集市、手工艺店、咖啡屋等,让百年古街绽放新“烟火气”。

  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胜在文化。南海龙堂这张传统文化名片,通过全新的“打开方式”,不断打造具有南海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延续城市文脉,彰显文化底蕴,让城市“足够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