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串联成的“翠环”
100公里“广州最美之路”

  总体城市设计:

  12%市域面积分六类风貌进行导控

  本次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目标是:建设活力全球城市。文化上打造中国南方交互之港,空间上打造江海汇聚世界地标,品质上营造广州标准品位都市。同时明确三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文化发展理念、湾区发展理念。

  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全市包括北、中、南三大风貌区,北部突出生态山林风貌特色;中部突出现代都市风貌特色,67公里长的珠江水系前后航道贯穿广州中心城区,串联江心59个江心岛,链接1333条大小水道河涌,以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景观带为引领示范;南部突出滨海新城风貌特色,广州所辖海域上起黄埔港,下至横门水道,东以广州港航道为界,坐拥珠江口海岸线522公里,海域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形成面向南海、港城交织互融的滨海新城风貌特色。

  在北中南三大风貌分区的基础上,划定历史名城、沿江景观、城市中轴、岭南村镇、现代都市、现代产业六类、共937.8平方公里的城市重要特色风貌区,约占市域面积的12%,重点对建筑风貌、景观廊道、城市地标、眺望视廊、公共空间等进行导控。

  选取白云新城、琶洲片区为试验片区,将广州总体城市设计相关要求落实到广州市城乡规划空间资源平台数据库,引导下一层级的城市设计。对珠江新城、第二中央商务区、琶洲西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明珠湾区等32处城市重点区域和门户枢纽开展设计导控。

  广州有着“山水城田海”的丰富自然景观,又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城市生活如何变得更美好?

  近日,新一轮广州总体城市规划之《广州总体城市设计》专项终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其中明确,广州将建设活力全球城市;从老百姓最关注的公共空间出发,以蚂蚁视角精细化开展城市设计,建设三大城市客厅、多片品质街区;打造180公里长、1公里宽的景观翠环;贯通珠江两岸60公里道路,塑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空间;谋划从金融城到龙穴岛的广州景观一号公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国规宣

  《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是贯彻中央、住建部、省委省政府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提升广州城市品质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州面向2035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市民能感受到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品质的同步提升。

  为此,市国规委搭建了“院士领衔、专家支撑、多专业参与”的项目组织架构,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为项目顾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集结了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生态、交通等各专业力量共同参与。

  让公众参与总体城市设计

  王建国院士在专家评审会上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市设计就是让生活更美好。他强调,做城市设计要改变过去规划中宏观的鸟瞰视角,而变成地面的“蚂蚁视角”,做精细化设计;同时,要做有底线的城市设计,例如生态环境、山水格局,历史文化传承,都是城市设计需要考虑的东西,这些不受规划年限的限制,是一个城市需要一直坚守的底线。此外,城市设计必须要依托现有的法定规划,因为光讲不落地没有用,要做有用的城市设计,将之面向实施的“一张图”的管控体系,与各层次规划有更好的衔接。

  实际上,作为面向2035总规重要专项的《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是一次着眼微观、自下而上的品质提升行动。除了广泛征求各区、各部门意见外,还与社会组织开展多次公众参与活动,并开通广州城市设计微信公众号,搭建公众交流宣传平台;发放公众问卷,不断了解市民需求,让总体城市设计成为自下而上、面向公众的长期活动。

  同时,该项目还尝试建立一套衔接法定规划、面向实施的设计管控体系。在多年的城市设计探索中,广州已形成与城市分级管理相衔接的全链条城市设计编制体系。总体城市设计,从三维上对广州的总体形态进行管控与引导,衔接面向2035总规的城市边界与中心体系,并通过“一张图”衔接城市管理审批体系。

  设计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

  作为面向2035广州总体城市规划重要专项的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得到了由何镜堂、吴志强、唐凯等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高度肯定,专家组认为,其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设计创新思路,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可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的范本。

  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表示,(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应该拿到国际上去,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的城市设计已经做到什么程度,尤其应该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扩大中国城市设计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专家组也对广州总体城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提出了建议:1。进一步梳理提炼,将相关内容与新一轮总规衔接,注重强化引导,以负面清单的方式体现管控要求,并指导下层级城市设计。2。下一步细化和深化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指引。3。加强总体城市设计亮点提炼,可提炼梳理面对市民、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版本,形成社会共识。4。加强成果应用性,强化品质提升行动计划的统筹作用,指引重点区、示范区项目的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表示,广州要有一些东西能拿到世界上去,“外国人一来就是要看它,这就是城市特色,就像去巴黎就要到埃菲尔铁塔。我们现在要研究一下,拿出一两个世界级的东西。广州要有特别突出的亮点,可以找几个点专门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强调。”

  广州“精装修”六大亮点

  亮点一:珠江两岸60公里道路将全部贯通

  未来广州市民将有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

  广州将实施珠江两岸道路景观贯通工程,重点贯通珠江西航道-前航道至黄埔大桥北岸,全长60公里,改善滨江沿线的公共性、可达性,将市民引向云山珠水、山水田海。重点塑造14个滨水公共空间,赋予不同空间主题,沿珠江前航道打通珠江活力水环。率先推进长堤至华南大桥段贯通,联接西十公里、中十公里重要景观带,沿线串联滨江开敞空间、城市地标区、公园广场,活化利用历史街区,加强工业遗存的挖掘与展示。

  同时,广州将塑造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南海心沙岛,全长12公里的世界级的现代城市中轴线。提升广州东站、天河体育中心、花城广场、广州塔、海珠湖公园等重要节点空间品质,管控轴线两侧天际线轮廓和建筑风貌,构建功能复合、景观独特、体验丰富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轴线。

  亮点二:形成广州最高标准的品质街区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未来广州将有东、中、西三个城市客厅。

  广州将加快城市地标区域、枢纽门户建设与城市重点区域和门户枢纽开展设计管控,引领展现广州全球城市形象的名片。以小微视角修补城市,推进城市东、中、西三大城市客厅建设,分别是花城广场周边、英雄广场周边、石室圣心教堂广场,对其进行空间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在植物绿化、灯光照明、路面铺装、景观小品、街道家具、无障碍设施、标识系统等景观要素方面实施修复提升。

  另一方面,广州还将推进长堤、太古仓、白云文化广场周边、二沙岛、大学城、花城广场周边、猎德坊街区、广州塔广场周边、琶洲会展中心周边等街区的品质化建设。广州将对这些街区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区优化提升工作,形成代表广州最高水准的具有活力的品质街区。

  亮点三:16个郊野公园串联成景观翠环

  假日周末出去走一走,绿道、各类公园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并连接成环。

  广州将完善现有绿道网,串联森林公园,规划1060公里区域绿道,1990公里城市绿道的慢行系统,并设置35个一级驿站,增加游憩、休闲、经济等功能。

  广州将重点建设中部风貌区外围白海面湿地公园、白云湖公园、流溪河公园、南浦公园、大象岗森林公园、屏山河湿地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滴水岩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龙头山森林公园、大蚝沙、化龙湿地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海鸥岛、沙湾水道公园共16个20公顷以上的中大型郊野公园节点,串联形成180公里长、1公里宽的景观翠环,形成湖泊河流、郊野果林、湿地农田、生态山林等特色景观体验。

  同时,广州还将增加相关配套设施,便于市民日常休闲游憩。同时布局停车场、增加公共交通站点,利用市级绿道、环山道路等慢行系统与其他公共空间便捷衔接。

  亮点四:控制7条一级景观视廊

  未来广州山水相望,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能欣赏到城市优美的轮廓。

  广州将塑造望山见水的景观视廊,保证重要景观视廊的通畅。结合城市轴线、门户区域及重要山体,重点管控位于中部风貌区的7条一级景观视廊,分别是:新中轴线视廊:海珠湖公园-珠江新城视廊;白云山-珠江新城视廊;环城高速仓头立交-珠江新城视廊;黄埔大桥-第二cbd视廊(预控);传统中轴线视廊:越秀山-中山纪念堂视廊;越秀山-白云山视廊;中山大学北门广场-白云山视廊。

  以海珠湖公园看珠江新城视廊为例,以保障广州塔等珠江新城地标建筑主体50%以上可见为原则,广州将确定视廊建筑高度极限值为265米,确保公众视线不受建筑遮挡。

  此外,广州还划定了63条二级视廊,提出定点、定性的弹性导引。

  与此同时,广州还将建立秩序协调的高度分区,分为一到十级,一至三级高度区高度最低,共140个功能单元,控制建设量及建筑高度,维护城市的生态;十、九级高度区(城市标志地区)共12个功能单元,是最高层级的城市标志区,包括珠江新城至黄埔临港经济区、白鹅潭、南站地区。

  亮点五:打造10公里古城环城道

  广州将沿越秀山明城墙遗址—人民路—一德路—万福路—越秀路,规划打造10公里古城环城道;构建7条最广州特色路径历史文化步径及沿线品质提升;沿白云山和已开发的江心岛建设环岛景观道路;依托废弃铁路线打造线性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场所。广州还将构建历史可读的城市,形成“一带两环”结构——珠江历史风貌带,骑楼历史街区环和古城轮廓环。以标识性的步行路径恢复历史城墙的边界,以微型公园标记古城墙,增强历史城区的场所感。

  亮点六:建100公里“广州最美之路”

  广州将建设让市民亲近大江大海的景观一号公路,谋划广州景观一号公路,连接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和南沙新区。自国际金融城临江大道起至龙穴岛尖,全程100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沿途经过70公里滨水岸线、200平方公里桑基鱼塘和滨海湿地、4座大跨度地标式跨江桥梁、26处历史文化点、9个传统水乡村落,规划建成串联沿途大地景观、让市民亲近大江大海、向世界展现广州的最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