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反方|“吃鸡”会毁了乡村?言之过重,言之过早

  近日,一篇《学者返乡观察:被“吃鸡”和“农药”影响的乡村》的返乡文流传网络。作者用大量的文字和案例来论证“缺少灵魂的乡村被网络游戏趁虚而入”,最终得出“网瘾在乡村成为‘流行病’”的结论。

1月20日,湖北恩施宣恩县某村,三名儿童聚集在一起玩游戏。东方ic 资料图1月20日,湖北恩施宣恩县某村,三名儿童聚集在一起玩游戏。东方ic 资料图

  作为从农村走出去的读书人,保有对乡村的美好回忆,又因为现实的巨变发出无奈、担忧之感,作者的情绪和心态,都可以理解。无论是用多么犀利的文笔、深刻的解读,直指乡村“礼崩乐坏”或“精神空虚”,背后的出发点更多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且,网游作为强势入侵乡村的新事物,确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警惕。

  但不得不说,网游并不是乡村“流行病”,也不是乡村问题的主要方面。

  先抛开“网瘾”一词本身就存在的争议,的确,网络游戏是年轻一代人需要正视的问题,但年轻一代并没有“城市年轻人”与“乡村年轻人”之分。也就是说,网游的主流受众群体,只有年龄与心理上的共性,而无地域上的功效差异。长期以来,网游对城市年轻人的危害被论述过很多,引起重视与科学应对是应当的,但“流行病”的论调早已过时;现在乡村的年轻人玩网游,也只是在经历城市曾经历过的阶段,网游发展成为“流行病”的可能性不大。

  很简单的道理,智能手机在城市更普及还是乡村更普及?玩网游的青少年在农村占比更高还是城市更高?前几年讨论热烈的“ipad一代”,难道不是特指城市儿童?要说网瘾、手机依赖,城里孩子、成年人恐怕更大吧。

  类似地,在往年的返乡文中就曾出现、今年特别集中爆发还有“赌博毁掉乡村”论。当然,与对待网游不同,职业性赌博是要坚决杜绝的,但情势显然被夸大了。这两种论调都有个共同的逻辑:一旦新事物(往往是充满争议的新事物)进入相对封闭、淳朴的乡村,带来的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这,言之过重,言之过早。

  那么,类似“乡村儿童沉迷网游”“年轻人都在赌博”等等现象,看起来确实流行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观察者、书写者大多是春节返乡,这会本来就是假期,孩子们做完作业玩玩手机,年轻人玩玩牌(要知道农村很少有图书馆、游乐场、电影院),不很正常吗?

  有趣的是,引发这种感慨的,多是离开乡村许久,对乡村仍保留农业社会印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痛心和批判,固然有善意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因为他们对乡村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去阶段,一遇到与印象不符的新事物、新现象,难免紧张、焦虑,忍不住要批判。如果他们以看待城市年轻人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年轻人,或者在乡村生活一段时间,或许就会适应这种记忆与现实的落差。

  网络、网游等事物从一出现开始,就注定进入乡村就只是时间问题。它们在乡村引发的种种“不适症状”,都曾在城市发生过。说到底,这并非其自身的问题,而在于使用它们的人,与科学合理的引导。何况,网络对乡村的改变也不只是负面的,农家乐、“互联网 农业”、农村电商,曾经或正在改变众多乡村青年的命运。即便网游,只要玩得适当、适度,也不失为一种新型休闲娱乐方式。

  正处于转型期的乡村,新旧事物的交织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可以提醒、批评,但也不宜过度解读,要给乡村一点耐心,相信它在面对问题时有自我净化的能力。无论什么时候,网游都毁不了乡村。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变化,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观察乡村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以客观、慎密、节制的态度思考与表达,这才是知识分子爱家乡、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