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2017年12月10日下午,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现身上海,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曹元勇就《中国文学传统的当代继承与转化》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谈。数百名媒体、读者来到现场参加活动。
莫言在活动现场畅谈自己五年前获得诺奖时印象深刻的细节、儿时对于戏剧的喜爱以及近期发表的作品的创作历程等。外界常言不善谈的莫言在当天会场里却充分展现了他讲故事人的本色,绘声绘色地述说着自己作品里原型——比如一只母猫、一头牛或是一个男人的真实故事。他说:“纯想象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即便写科幻也是基于了解现实世界的材料后进行创作。小说还是要写人,写人的感情。纯粹依靠想象的、完全没有现实基础的小说或者剧本都是不存在的。”
陈思和赞叹莫言的写作风格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他完全是一个民间作家,很多资源都从民间而来,但是他对这些素材的运用却完全是经过现代人的思维和审美方式处理后得来。”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作家写作,都面临着如何继承自己民族文学传统的问题,即便是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不例外。许多人认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深受福克纳、马尔克斯等外国现代作家的影响,莫言本人并不讳言这一点,但他同时也强调来自民间的、老百姓的口头文学影响对他的影响性,甚至比来自经典文本的、或通过阅读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现在很多农民讲的话里面,民间的俗言俚语里面包含着很多语言化石,有很多看起来很土的话,如果被写到纸上就会发现它非常典雅。这些东西对我的影响比书面影响要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从纸面上、从经典作品里面继承文学传承的话,很可能我们所利用的资源是一样的。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民间文学这个传统好好加以利用,就会形成更丰富、更多样的创作内容、风格、背景等。人类世界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和最宝贵的素质就是丰富性和多样性,民间文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挖掘这种特质的基础。”
据悉,今年,莫言除了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上刊出四篇小说、一组诗、一个戏曲剧本外,还独家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分辑推出了简体中文版“莫言作品全编”定稿版,包括长篇小说11种、中短篇小说7种、剧作2种等截止莫言获诺奖前的所有虚构类作品20种。
(广报记者 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