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农产品品种多,特色作物占比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快,但同时因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区域发展不平衡,通过发展农业保险转移三农风险,组织经济补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业保险中承保难、理赔难和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强及农业保险信息不通畅的问题也困扰着农民与保险公司。
6月8日下午,广东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发布暨金融支农智库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启动了广东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成立了省农业农村厅金融支农智库,并为广东金融支农智库专家颁发聘书。
启动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
为金融支农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大会现场,广东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正式启动。清远、阳江、汕尾市率先开展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管理,创新农业保险管理方式。
据了解,广东农业保险信息化试点基于农业保险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中国平安成立专门攻关小组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平安基于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了集政府服务、农业保险、灾害预警、防灾减灾为一体的智慧平台。
这是全国首家农业保险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通过将传统农业保险投保、公示等线下操作方式搬至线上,实现农业保险数据管理线上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无纸化操作,进一步简化农业保险数据收集,缩短财政资金拨付流程,为农户优化投保手续、缩短承保流程,提供全方位便利,是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和突破点。
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在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平安产险将秉持科技农险发展思路,以公正公平、安全保密、快捷便利为工作原则,全力支持建设农业保险综合信息系统,夯实农业保险基础,助力各级地方政府的农险政务管理实现线上可视、线上可管、线上可控,在提升财政资金审批效率、强化农险数据动态调取与数据应用分析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会议指出,各试点地区要扎实推进,探索出农业保险管理的新路子、新模式。要抓紧成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农业农村、财政、银保监等管理部门,乡镇、村以及承保的保险机构要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农企、农民保险意识,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参保水平,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率。
成立金融支农智库
为金融支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去年广东打造了全国首个省级金融支农联盟,凝聚50多家企业单位共同合作,着力打通金融支农的难点、堵点,突出抓住农业保险这一重要手段,扎实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增品扩面提标。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782亿元的风险保障。省级承保品种达到23个,保额和承保覆盖率不断提高,水稻保险承保覆盖率80.36%,育肥猪保险承保覆盖率77.37%,家禽、岭南特色水果、甘蔗、玉米、花生、母猪等承保率增长迅速,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技术支撑,广东还从强化智力支持入手,继续创新举措、深挖潜力夯实金融支农基础。
大会宣布成立了省农业农村厅金融支农智库,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成立的金融支农智库,通过汇聚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智库,进一步深化对金融支农工作的理论认识和规律把握,强化实践指导和九游会平台的服务支持,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金融理论武器。
金融支农智库成立后,将紧扣金融支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抓金融支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扎实开展金融支农理论、政策、实践和发展趋势研究,为广东“三农”决策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支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广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